|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

关键词:新化舞狮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锦屏民族文化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gzjp.ccoo.cn
  • 感谢 gzjp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395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杂技曲艺]新化舞狮

舞狮,俗称“玩狮子”,最具特色的当属锦屏县新化所的舞狮。新化所村舞狮为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源于明代,盛于民国。每逢春节时与龙灯共舞,演技精湛,动作惊险、刺激。主要有抢花炮,旋角、旋背、上台阶(上桌),雄狮敬礼,双狮抢宝,腾空直立,舔毛、抖擞、闭眼、奔驰跳跃等动作。新化所舞狮技艺娴熟,可上六层桌子,由21张迭成5米的高度。即第一层列成“一”字形摆6张,每张距离约7580厘米,第二层5张,第三层4张,第四层3张,第五层2张,第六层1张,从一至六层按“品”字结构,摆放整齐,稳实。舞狮时,狮子(一对或两对)分别从两端逐层由下至上往上跳,每上一层后,作出舔毛、摇头、休憩、伸头、昂立远眺、踢腿等动作。直至顶端,双狮窄路相让通行,又在上作直立,拱腰、腾跃、联和祝福等吉祥语,每作一次动作皆扣人心弦,令观者赞叹不止。2009年已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新化舞狮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隆里花脸龙

花脸龙是隆里所的一项特有的传统娱乐活动。每年春节、元宵节,都是隆里人舞龙狂欢的喜庆日子(又名狂欢节)。为了喜庆丰收,欢度新春,隆里人都要玩耍已有数百年历史具有乡土气息的原生态花脸龙。据隆里《龙标杂记》记载,隆里玩花脸龙的起源,历史悠久,取材于宋朝建国初期“兰季子会大哥(赵匡胤)”又名“戏皇嫂”一则民间传统故事演化而来。玩龙时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每个扛龙者均装扮成古时候兰季子结拜时的十二兄弟各种英雄人物,丑角五彩脸谱,特别突出的是扛龙尾的(兰季子),须以锅烟灰或戏剧油彩涂脸面,上膀敞开半边,下肢一边裤脚挽高,赤裸大腿,手持糯米粑和草把,身背竹篓破罐,头戴有尾辫带草箍、脚穿草鞋,游街表演,逢人就要腻上一口糯米粑,并用草把洒了一下水。据说,谁吃了扛龙尾者腻的糯米粑(俗称太上老君的“炼丹粑”),谁被草把洒了一下水(称为观音菩萨的“净水”),就能百病清除,四季平安,大吉大利。“净水”洒向哪里,那里就风调雨顺;谁能得吃“炼丹粑”,定走好运。逃得慢的因祸得福,尝不到的数天不悦,隆里玩花脸龙的奥妙就在于此。

    如今,这些故事经历数百年沧桑后,隆里至今仍固守着极具汉文化特色的传统,不仅在隆里的花脸龙中重复着千年的情节,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舞龙的花样造型,由过去的3种发展到现在的近20种,玩耍起来势若翻江倒海、活灵活现,令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200511月和20067月,隆里花脸龙分别参加黎平机场通航仪式表演和参加黔东南州建州50周年大庆表演,深受赞扬,7月被黔东南州和贵州省批准列入省、州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5年,花脸龙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

九寨侗歌 

    九寨侗歌是锦屏侗歌中的典型。九寨侗歌主要分布在锦屏县平秋、彦洞两乡镇和三江镇的小江等村寨及天柱地良等地区。侗家人无论是悲是喜,都以歌抒怀。因而侗歌在侗家人的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且自成腔调,其产生年代无法考究。平秋侗歌内容丰富,具有曲调种样多,即兴演唱,信手拈来。主要有情歌、酒歌、摆古歌、叙事歌、踩堂歌等。

    九寨侗歌句型均为单字句,有长有短,长者几十字,短者三字,一般为七字。押韵和押调基本弥合,一般一、三、五句不论,二、四、六句分明。也有少数一、二、四句押韵,但第三句末尾字一定是仄声调。侗歌的风格主要是通过装饰音、波音、衬词润腔来表现。装饰音分为前装饰音和后装饰音,出现的具体位置不限;波音多出现在句尾,尤其是一首歌的最后一句,波值可随意拉长,速度快慢相间;衬词润腔在歌句中随处可见,句尾尤为突出,其音词多用“乃”、“呐”、“喽”、“罗”、“欧”、“哟”、“呀”、“嘞”、“喔”、“也”、“喂”、“唉”等;在内容上,九寨、三江等地多借用汉族传统故事和人物为题材,有的则以文学作品人物和故事取代。启蒙等地多以地方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为题材,汉族故事题材借用较少。

    情歌:侗族男女青年从认识到恋爱到结婚都以歌交流,以歌传情。情歌又分初会歌、架桥歌、成双歌、白话、花歌(嘎花)、哭嫁歌等。情歌有时用木叶伴奏。

    酒歌:分嘎哦哩(小歌)和嘎老(大歌)。每遇婚嫁、乔迁、生子等喜庆日子,平秋都要唱酒歌。喜酒正席晚上,主人于堂屋中央摆上两桌联席,本族和前来恭贺的亲戚中各推选一名代表一主一客结合主人家庭情况即兴对唱,首先由主人方先唱,内容为感谢亲友厚礼恭贺,没有美酒佳肴招待等惭愧之辞,客人方演唱两手空空来恭贺,酒醉饭饱不言归等感激之语答谢主人,领唱之后,两边分别有五至六个人男声女声伴唱。有些家庭遭遇的坎坷多,磨难多,每当唱到此处,亲戚朋友都为之抽泣、掉泪。如果主客搭配得当,往往唱到通宵达旦,仍难舍难分。

    古歌:从盘古开天地唱起,唱三皇五帝,唐宗宋祖,唱刘备用兵,武松打虎,唱贾宝玉与林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内容丰富。一两首歌唱罢,配以一篇白话,或画龙点睛,或锦上添花。

    踩堂歌:举行重大活动或迎接重要客人,平秋都要跳芦笙舞,唱踩堂歌。青年男女身着盛装来到踩歌堂,伴随雄浑的芒筒声,牛角声,唱起悠扬的踩堂歌,跳起欢快的芦笙舞。

    叙事歌:侗家人上山劳动或闲时都喜欢唱歌,这就是叙事歌,可独唱、合唱和对唱。

    此外,还有摇篮曲、敬酒歌、哭丧歌等。

2007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河边腔苗歌 

    锦屏河边腔苗歌也叫河边腔,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的裕河村、韶霭村等一带。是当地苗族人民在生产过程中,长年累月与高山峡谷、大河、险滩打交道,从大自然领略和摸仿澎湃的河水声、山涧瀑布声以及涓涓的溪流声,而创作出来的高亢激昂的腔调,又经过无数代人的传承改进形成现在的河边腔。河边腔最大特点是声音高亢激昂,尾音长,音波大,节奏慢。根据声调的不同,可分为“过山”腔、平腔、诗腔、保同腔。诸声调中以“过山”腔最为高亢,一般在山间独唱或距离斗唱,有“唱在高山,引来凤凰;唱在水边,唤醒龙王”之誉。根据节奏快慢不同,又可分为“大河边”和“小河边”。“大河边”调较慢且长,“小河边”调快而短,现人们大多喜操“小河边”调。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情歌、赞美歌、劝世歌等。表演即兴创造,无指挥、无伴奏,有独唱、合唱、对唱等形式,演唱语言既可用苗语也可用汉语。

    河边腔流行范围较广,以河口为中心,向清水江沿岩辐射,下起天柱坌处,上至剑河县的南加、柳基,乌下江沿岸从瑶光、韶霭、培亮、八受、八里至黎平县的罗里、孟彦一带。演唱语言既可用苗语也可以用汉语演唱。主要代表作有《苗家儿女学在行》、《十爱歌》、《开天辟地歌》、《闯遇了》、《十二月问花》、《十会歌》、《快把乾坤定落脚》、《南蛇练宝想成器》、《快刀砍柴根根断》、《虽然不得成双也得宽心坐几日》等。

    2007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十二诗腔苗歌 

    十二诗腔苗歌也叫诗腔,是居住在青山界一带的民间歌曲。主要流传于青山界周边的裕河、新民、控鹅、八一等村寨。当时苗族人唱的是一种名叫四朵的苗歌,它的曲调复杂多样,富于变化,说唱结合等殊多特点,四朵是十二诗的源头。清代中期以后,随着清水江木材贸易的发展繁荣,汉人大量进入,汉文化于是传入青山界地区,四朵腔逐渐退化,演变成十二诗腔。青山界苗家喜爱唱歌,唱歌是人们互相沟通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为了让外来汉人能听懂当地苗歌,使他们能理解当地人对客人的感情,便在歌词中夹杂简浅的汉语进行表达。于是就成了以苗语为主,夹杂汉语的诗腔,到清朝中期,大量汉人定居下来,汉族的人口增长,诗腔在传承中许多的苗语在传唱过程中和汉语逐渐融合,演唱中衬词增多像念诗一样琅琅上口,便成了现在的十二诗腔。

    十二诗腔是青山界一带苗族人民文化交往表达的一种形式,演唱方式以齐唱为主,歌词大都七字句,四句为一首,歌词内容有男女青年交往的情歌,有劳动歌,闲暇时唱的娱乐歌和外界交往的礼俗歌、赛歌会上的对歌、婚嫁歌等内容,歌词简短精炼,用苗汉语融合的衬词连贯,一气呵成,优美婉转动听,常以木叶为伴奏乐器,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一是衬词多:十二诗腔苗歌是民歌中衬词最多的一种,在短短的四句歌词中,竟然用了二百八十多个衬词,衬词苗汉语交杂,但音调连贯流畅。衬词还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而扩展和缩减;二是内容多样:此曲调可用于情歌,也可用于礼俗歌等,在衬词上稍有变化,如男女交往衬词为“哟我的青少年啰嗬”,在礼俗迎客时为“哟,我的那新贵客勒荷”。在赛歌场上也用此曲调进行对唱;三是音域不宽,曲调起伏不大,但旋律优美。十二诗腔苗歌音域只在一个八度(22),属五声民族徵调式,曲调起伏不大,都是在四度之内,但旋律优美流畅,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才能唱好;四是歌词简短精干。由于衬词多,歌词一般四句为一首。因受汉文化影响,歌词大都是汉语,衬腔汉苗交杂。

    2007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苗族姊妹歌 

    苗族姊妹歌主要流传于偶里、大同、河口、固本等乡。姊妹歌也叫伴嫁歌,是居住在这里举行婚嫁活动演唱的民歌。在姑娘出嫁的前几天,寨上姐妹和亲朋好友要来新娘家伴嫁,体现出真挚的亲情友情,歌词大都即兴创作,用歌声诉说美好的祝福和姊妹离别之情。

    姊妹歌在艺术上的特点有:一、一人唱众人合。姊妹歌在嫁娶期间先由一人领唱,(当地叫量歌头)众人重复领唱的歌词,抒情展开,歌词大都即兴创作,都是发自内心的语言,场面感染动人;二、曲调音域不宽,音高从22的一个八度之内变化,节奏较为自由,易于演唱;三、曲调属五声民族徵调式,从主音5开始,每个乐句和结束也在主音5上,领唱部分节奏紧密,合唱部分节奏展开。具有特色的拖腔,分合有序,旋律优美抒情,旋律进行后两句是前两句的重复,旋律还根据歌词的平仄稍有变化;四、姊妹歌只限于女青年及中老年妇女,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偢歌 

    平略“三偢”歌主要流传于平略镇岑梧村、启蒙镇高表村、河口乡美蒙、九佑和中仰村及黎平县与锦屏县启蒙、固本等乡镇交邻的乌沙、乌勒等“三偢”村。“三偢”歌是“三偢”人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流传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风格。

    “三偢”歌是反映当地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内容有反映当地人民劳动的山歌,如:“太阳出来照高坡,手拿柴刀口唱歌;砍挑柴火街上卖,换得油盐米下锅”;反映生活习俗的酒歌,如:“壶瓶酒,壶瓶的酒蜂糖甜,壶瓶的酒蜂糖样,一对鸳鸯百年长”;反映当地民风民俗的婚嫁歌,如:“来到堂前打一望,堂前挂彩闹洋洋。有钱的人钱贺喜,无钱空口贺新郎”;反映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三锹细歌(青年歌、三锹语译音)如:“郎是大山空筒树,姣是田中的浮漂。郎变空筒来架枧,浮漂过枧慢慢游”等。

    “三偢”歌在艺术上有四个特点:一是内容多样。有情歌、礼俗歌、酒歌、婚嫁歌等,歌词内容多样,有传统歌词,也有当场即兴创作;二是曲调多样。“三偢”歌曲调多样,有优美婉转的情歌调,有情绪激昂的酒歌调,有喜庆欢乐和婚嫁歌调等,曲调完整,各具特色;三是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齐唱、对唱、一唱众的表演形式;四是演唱风格多样。“三锹”歌有的音域较宽,有两个八度66中进行,旋律起伏较大,多为八度跳进,在演唱时中音用真嗓,高音用假嗓,真假嗓交替,演唱需要一定的技巧。

    “三偢”歌是“三偢”人传承口头文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三偢”歌反映本民族的民风民俗,它完整、生动地体现着这一民族在这地区的文化传统。“三偢”歌的演唱形式,曲调风格、演唱技巧等都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值得考察研究。“三偢”歌曲特色独具,演唱要一定的技巧。由于受汉文经的影响和现代音乐的冲击,加之寨上青年外出打工,接受外地文化,改变生活方式,忽视本民族音乐,不喜欢学这种腔调。现诸“三偢”寨里会唱“三偢”歌的为数不多,有的曲调已失传,有的濒临失传,亟需抢救。

[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节日

尝新节 

    尝新节,又称“尝新”或“吃新”,是县内侗、苗族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多数都是过六月头个卯日,少数过第二个卯日,故又称之“吃卯”或卯节。但也有少数村寨不过卯日,如塘东过七月头寅,韶霭过八月头巳,培亮过八月头卯,固本晚楼过六月头辰。也有少数村寨不过此节,如九寨地区龙、刘二姓都不过,三江地区的部分侗族也不过。

    “吃新”时,水稻大多打苞抽穗,早稻可以开始收割。这天,妇女清早起来就去园里摘新熟的蔬菜,小孩则到坡上砍箬竹削成筷子,所有人都要用这种筷子吃饭。家家户户蒸糯米饭,备酒肉、捉田鱼、杀鸡鸭,盛情款待亲友,宾主一堂,摆家常,议生产。在节日午宴席上,一定得有新禾米。时为六月的,摘几枝稻苞,分成小段;七月则抽几线稻穗,剥去壳;八月即将少量新谷加工成米。在蒸熟的糯米饭上放上新粮,先供祭祖先然后与众进餐,人人都尝过新粮,表示“吃新”。在祭祖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动嘴进食,有的村寨连小孩喂奶都得出屋檐以外。岑梧等三偢村寨,在动嘴吃饭之前,得面朝东方默念祖先片刻。早饭后,多数村寨传统得组织斗牛活动。固本东庄村过此节一定得吃螃蟹,中午男女青年都到溪中翻螃蟹取乐。

    过此节时,传统要组织开展斗牛活动。19501970年代,此节多得较平淡。198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见隆重,近年尤其如此。除传统斗牛活动外,各地多要组织文体活动。文斗、韶霭、平秋、魁胆、黄门、瑶白等村寨还曾组织盛大活动,放请帖到县里邀请各单位前去参加。1980年代以后则增添了文艺演出、打篮球下棋等新内容。

    探桃园洞 

    探桃园洞节,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九至十四日六天之间。传说此时候阴间大门洞开,人鬼可以交流。县内各地过去盛行探桃园活动。探桃园,九寨等地称“去阴间”,敦寨地区称“跳七姑娘”,清水江一带苗族称“茅厮姑娘”。七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四天均为跳“桃园洞”的最佳时间,传说过了这几天则不灵了。先是请“七妹姑娘”(或称“茅厮姑娘”),方法是用小簸箕或小筛子装上香纸等到厕所前焚香烧纸后恭请。跳的场地一般为堂屋或屋边坪子。跳探人坐小木凳当马,在旁人焚香烧纸,加快上阴人的上阴速度。跳者手持两支点燃的香,头埋在双膝上,以香熏眼。经过香烟薰其眼鼻,神志恍惚,双脚发抖,就地弹跳,两手不停拍打双膝,以示催马前进,谓之上“天门”。此时旁人问到何处、见到何物、何人,跳者一一回答。如跳者说要买路钱时,在旁人则立即烧上一帖(三张迭折成帖)冥纸。有时跳者会报说与恶鬼战斗,双手则乱舞。桃园洞共有十二重门,每道门都得以歌叩开。跳者每过一道“门”都得唱一首歌。跳者唱一首,在旁的人必须还一首,跳者一般都只进到七八重门,极少有能进到十二道“门”。因为进到第十二道门,跳者会精力衰竭而有生命之忧。平时不善歌者,只要一上路,无不歌声朗朗,口似悬河。

    近十年来,因男女青年大多外出打工,很少见到跳“桃园洞”了。

侗年 

    侗年,也称小年,侗语称为“年更”,是彦洞、瑶白、救民等侗寨的传统节日。

    过侗年的几个侗寨中,不同姓氏,所过的时间先后、长短也不尽相同。罗姓家族,平常过农历十月二十七日,闰月的年份过十一月二十七日,其他周、王等姓氏家族则过十一月初一或十二月初一,罗氏家族过三天,其他姓氏只过一天。过侗年前夕,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打糍粑、做甜酒、酿米酒、宰牛杀猪,准备节日食品。到了过侗年那天,就煮油茶,办肴菜,敬祭祖先,吃年酒,猜拳唱歌,以此为乐。女婿必须在这个时候提着礼品来向岳父、岳母“拜年”,其他亲友也于此时相互走访,以示喜庆。喂有斗牛的人家,就相互邀约,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男女青年则趁此良机,三三两两地相互邀约,到山上玩山对歌,趁机选择知音。

    侗年来历传说有二:一说此段时间有空闲,大家辛苦大年,提前打粑吃,看斗牛,热闹热闹;另一说是清朝咸丰年间,张秀眉和姜应芳分别在台拱(今台江)和天柱发动起义,席卷黔东。二军联合取道剑河小广攻彦洞进而东取黎平府。两军纪律散漫,烧杀抢劫,无所不为,沿途人民避之不迭。消息传至彦洞,人们非常害怕。为不使一年辛苦果实落入他人之手,于是提前过年,先得到信息的罗家就打粑、杀猪、宰牛,于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过。别的姓氏知道晚几天,才于十二月初一过年。

    2007年,侗年已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年 

    苗年,也称小年。过此年的不多,有归皎、瑶光、裕河、新民、固本的一些苗族村寨。节日来历不同,过节时间迟早有异。归皎是冬月过“小年”,传说该地古代先民遭兵燹骚扰,只怕除夕得不了团圆,于是在十一月趁家人在一起,便提前把年过了,相传成俗,后代每年至此都作纪念,为了与大年(春节)区别,遂称“小年”;固本、新民、裕河地方的“小年”定于每年十一月最末的一天,属传统性节日;瑶光寨的“小年”,又称“枫树节”。节日规定于每年十一月,以“大雪”节令后的第一个“辰”日。该地姜姓先代有吃“牯脏”的风俗,至清初改革,每逢过年,有仿吃“牯脏”的仪式,休息3天,开展斗牛、斗鸟、赛马活动。家家户户杀猪宰牛、打糍粑、捉田鱼或拿腌鱼祭祖。瑶光还兴祭枫树。“过年”期间,接亲友以共欢度。1950年代以后,除举行斗牛、斗鸟外,还组织打篮球、下棋及文艺活动。亲友往来行走依旧热闹。 青山界歌节 

    青山界赶歌场是三月的土王日,地点在锦屏县最高山青山界上的“唱歌坪”、白岩塘。每年三月土壬忌戊日,或立夏前18天,这里就变成了人山歌海。    

    每次赶歌场,界上方圆数十里的苗族、侗族男女青年就互相邀约,一伙伙,一群群,穿起盛装,拿着雨伞,跋山涉水,登上山界。由于歌场离村寨较远,赶会的人一般要到中午才能登场。在这里,人如潮,歌似海,姑娘和后生们放开嗓子,尽情歌唱。歌声缭绕山界,委婉动听。

    传说在古时候,青山界古树参天,野兽成群。当时住在这一带的各族群众开山种土,捕兽打猎,生活富裕,人丁兴旺。尽管这里地丰人富,可是在四十八寨内互不通婚,嫁娶都要到很远的村寨。每次迎亲访友,姑娘媳妇往来,山高路远不说,还有猛兽吃人,强盗抢动。因此,人来客往必须有手持大刀长矛的“卫士”护送。后来四十八寨老人商定:允许四十八寨与寨之间通婚。方法是定于三月土壬忌戊天让男女青年上界对歌,自由选择对象。从那以后,每逢这一天,青山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当地的歌谣唱道:“年年赶歌场,秋后粮满仓。”所以,赶歌场的人十分踊跃,每年都有四、五千人。歌场主要是赛歌,形式有群唱(一群男与一群女对唱)、对唱(一男与一女唱)或男女合唱。有情歌、盘歌、古歌等等。多以情歌为主。有的通过赛歌选择情侣,若男女双方互相看中,便相邀到偏僻处幽会,互赠信物。最热闹的年份有数万人。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歌场特别热闹。烟、酒、糖及杂货销量甚大。肉案桌都有三、四十张,商贾不远百里而来。歌手、游人、骑客多是毗邻县及周边村寨来的。

    2007年,青山界歌节已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坝歌节 

    高坝歌节是锦屏、剑河、天柱交界的北侗地区最盛大的休闲娱乐性节日,赶农历七月二十。歌场位于高坝村上端回望坡。此坡半圆形,一里见方,长着绵软的马鞭草,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坡后是连绵的风景林,环境清幽迷人。

    高坝歌场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咸同年间,高坝吴家后生承祖与肖家姑娘玉娘是这一带著名的歌手,二人青梅竹马,约定七月二十完婚。不料此时,台拱张秀眉和天柱姜映芳率大军攻打高坝等锦屏、剑河交界地区,高坝人民被官府组织成地方团款组织进行抵抗,吴承祖亦加入其中。一次大战斗后,吴承祖音信杳无。七月二十那天,肖玉娘独自来到她经常与吴承祖唱歌的地方思念承祖,一阵痛哭之后,自己唱起歌来。村寨上的人非常同情肖玉娘的悲痛,见她一个人在唱歌,也就纷纷围拢过来与她一同唱歌,安慰她。此后便相沿成俗,肖玉娘唱歌的地方便演变为歌场,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高坝歌场以男女青年玩山唱歌为主。四面八方数以万计的侗、苗、汉等各族青年身着盛装云集而来,展开歌喉,与可意的异性行歌坐月,谈情说爱。满山遍岭人头攒动,歌声此起彼伏;那些胸藏经纶、阅历丰富的中老年人,则邀人进行赛歌、参堂,你来我往,用流畅的歌声和白话对答。整座坡头,歌声、笑声一直回荡到第二天。除了唱歌,村寨还组织篮球、斗牛及文艺演出等活动。平秋阿瓦节 

    阿瓦是县内平秋、石引、黄门、瑶白、高坝、皮所等村寨重大的公共娱乐活动,以斗牛为主。侗语“阿瓦”,有“尽你吃、尽你玩、谁都满足”之意,故有“叫化子爱‘阿瓦’”之说。平秋等寨历来有举办“阿瓦”活动的传统,一般由两个或若干个关系密切的村寨之间轮流举办。举办之前互相邀约,订斗牛亲家。“阿瓦”活动一般一至两天。期间,被邀请的村寨男女老少倾村而出,到当东的寨子去做客看热闹,主寨各家各户敞开大门争抢来客,有的还以木杆“刮”客,刮得多少都乐意。在打斗中死亡的斗牛,则被用来招待客人。活动中,还有吹芦笙、演戏等节目,青年们更可约伴凉月、玩山。因活动所需物资特别是斗牛非常不易,因而需要筹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故“阿瓦”并不是每年都能进行。1950年代之前,根据年成和社会治安情况,或一年一办,或两三年一办。传说通知举办“阿瓦”的信物传到平秋后突然消失,因此下九寨(魁胆、小江、王寨)未办过“阿瓦”,只有上九寨的平秋、石引、黄门、瑶白、彦洞、皮所、高坝举行。时至今日,这七个村及其子寨斗牛之风仍不减当年。1950年代后,“阿瓦”活动减少,规模缩小,“文革”期间更是不能提起。2000年以后,“阿瓦”活动又复兴起。近年来,平秋村每年重阳节均组织盛大的“阿瓦”斗牛活动。节前数月,人们或单户,或以家族为单位购买名牛。提前半个月,邀请周边村寨斗牛爱好者带牛参加。届时,万客云集,百牛齐会。有很多看客和斗牛均是从天柱、剑河、黎平、三穗和湖南省靖州、会同等地而来。

    2007年,平秋重阳安瓦节已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林王节 

    林王节是启蒙地区侗族村寨的独特节日,是为纪念明朝洪武年间率领侗族人民正义反抗朝廷而牺牲的英雄林宽而过。每年农历六月的头个“辰日”和“巳日”,寨母、寨楼、塘烂、便晃、归宿、流洞、魁洞、扣引、果构、西洋店等侗寨都要宰牛、杀猪、开田捉鱼、打豆腐、包尺把长的粽粑。先是“辰”日那天由寨母的林姓把粽粑、鱼、肉、米酒拿到林宽倒栽的古枫树下祭奠。第二天“巳日”,上述各寨人也跟着包粽粑,备田鱼、酒,同去祭奠,并要取下一小块树皮带回给小孩背带,以求祛灾。久之,沿习成节。过节的这天,每家都要先到古枫树下祭奠,客人来了也要先到古枫树下叩拜,然后进屋。有的老人还以古枫树上削来几块树皮,用红纸包好,带回给子孙披戴,以示祈福去灾。饭后,主人则邀约客人连同家里大人小孩,到古枫树下围坐,听歌手吟唱《林王古歌》,听老人讲林王故事。

 瑶白摆古节 

    摆古节是瑶白侗寨的传统节日。瑶白在古侗语中称“镇押金”,人称“高镇”。当时一支苗族先民最先落脚此地,清代称“苗白”,民国23年(1944)改名为“瑶白”。寨上有龙、滚、杨、范、龚、耿、万、胡、宋、彭十个姓氏。瑶白最早是龙姓侗族先民开寨定居,接着滚姓、杨姓等陆续迁入,不久龚姓汉人也来此落户。因而,这里的民族文化包含侗、汉、苗三个民族的特质,呈现多元化形态。到清代中后期,滚姓已成为村里大姓,人口占百分之六十。为能与滚姓人和谐相处,龙、杨、耿、范、宋、胡、万等人数较少的姓氏先后改从滚姓。改从滚姓后,人们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本姓,老人们常常给自己的子孙提及。老人们互相之间也经常谈论自己的姓氏来源。1980年代后,原先较为隐秘的姓氏来源谈论渐渐变得公开,原先改从滚姓的姓氏先后改回原姓,并举行相应仪式。1996年,村里各姓氏集体决定将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作为“摆古节”。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活动的内容有祭祀,说(白话)唱、对民歌、跳舞、吹芦笙、踩歌堂、演大戏、“鞍瓦”(侗语,放牛大打)等。当时,摆古是为了增强各大姓氏民族的团结,回忆祖先历史,追忆祖先功德,大家和睦相处,创建美好家园。摆古作为多元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承载着侗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使瑶白原始农耕祭祀的礼仪、民族迁徙、姓氏来历、婚嫁习俗等在摆古活动中被保留下来,成为北侗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瑶白摆古活动除农耕祭祀和民族信仰外,其活动的文化内涵中传承着当地民族非常重要的生殖崇拜信息,这一古老群婚遗俗,它充分展现了瑶白村侗族文化历史的存在状况,汇集了九寨北侗文化的精髓,其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底韵深厚,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2007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曲艺

隆里花脸龙 

    花脸龙是隆里所的一项特有的传统娱乐活动。每年春节、元宵节,都是隆里人舞龙狂欢的喜庆日子(又名狂欢节)。为了喜庆丰收,欢度新春,隆里人都要玩耍已有数百年历史具有乡土气息的原生态花脸龙。据隆里《龙标杂记》记载,隆里玩花脸龙的起源,历史悠久,取材于宋朝建国初期“兰季子会大哥(赵匡胤)”又名“戏皇嫂”一则民间传统故事演化而来。玩龙时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每个扛龙者均装扮成古时候兰季子结拜时的十二兄弟各种英雄人物,丑角五彩脸谱,特别突出的是扛龙尾的(兰季子),须以锅烟灰或戏剧油彩涂脸面,上膀敞开半边,下肢一边裤脚挽高,赤裸大腿,手持糯米粑和草把,身背竹篓破罐,头戴有尾辫带草箍、脚穿草鞋,游街表演,逢人就要腻上一口糯米粑,并用草把洒了一下水。据说,谁吃了扛龙尾者腻的糯米粑(俗称太上老君的“炼丹粑”),谁被草把洒了一下水(称为观音菩萨的“净水”),就能百病清除,四季平安,大吉大利。“净水”洒向哪里,那里就风调雨顺;谁能得吃“炼丹粑”,定走好运。逃得慢的因祸得福,尝不到的数天不悦,隆里玩花脸龙的奥妙就在于此。

    如今,这些故事经历数百年沧桑后,隆里至今仍固守着极具汉文化特色的传统,不仅在隆里的花脸龙中重复着千年的情节,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舞龙的花样造型,由过去的3种发展到现在的近20种,玩耍起来势若翻江倒海、活灵活现,令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200511月和20067月,隆里花脸龙分别参加黎平机场通航仪式表演和参加黔东南州建州50周年大庆表演,深受赞扬,7月被黔东南州和贵州省批准列入省、州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5年,花脸龙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化舞狮 

    舞狮,俗称“玩狮子”,最具特色的当属锦屏县新化所的舞狮。新化所村舞狮为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源于明代,盛于民国。每逢春节时与龙灯共舞,演技精湛,动作惊险、刺激。主要有抢花炮,旋角、旋背、上台阶(上桌),雄狮敬礼,双狮抢宝,腾空直立,舔毛、抖擞、闭眼、奔驰跳跃等动作。新化所舞狮技艺娴熟,可上六层桌子,由21张迭成5米的高度。即第一层列成“一”字形摆6张,每张距离约7580厘米,第二层5张,第三层4张,第四层3张,第五层2张,第六层1张,从一至六层按“品”字结构,摆放整齐,稳实。舞狮时,狮子(一对或两对)分别从两端逐层由下至上往上跳,每上一层后,作出舔毛、摇头、休憩、伸头、昂立远眺、踢腿等动作。直至顶端,双狮窄路相让通行,又在上作直立,拱腰、腾跃、联和祝福等吉祥语,每作一次动作皆扣人心弦,令观者赞叹不止。2009年已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新化舞狮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化水龙

    新化所水龙起源于明代中期,是一种祈雨活动。每逢久旱无雨,村里长老们组织祈雨仪式。活动主要形式是:人们扛旗举幡陪送条龙并带去猪头、香纸,由巫师和寨老引领到亮江边上祭请龙神,仪式庄严隆重。在河边,设祭坛,摆祭品,巫师念诵祭词,锣鼓鞭炮声中,龙在一旁劲舞。祭毕,龙一路舞回村寨,人们在寨门口设欢迎台。龙进寨后,在寨中各条街巷间游行舞动,街巷两边的人们则争向龙泼水,以示对龙神的致敬和欢迎。龙和舞龙的人们被淋得越多,雨就来得越多,庄稼就长的越好。仪式举行后不久,一般都会有雨。1950年代至1990年代,新化所水龙活动很少地举行。近年,此活动已被挖掘,有关部门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桥炸龙 

    炸龙是舞龙活动的一种形式,在铜鼓镇花、桥嫩寨等村流行。每年春节期间,人们先请艺人用竹篾片扎龙,或布或草,每条龙一般都是由单数“节”组成,九、十一、十三、十五不等,每节约一米多长,配上威武的龙头和龙尾,用金黄、火红、翠绿、玉白等颜色绘制成龙鳞花纹图案。从正月初三开始表演到正月十五。龙舞之时,两旁的人们纷纷向龙投甩去点燃的鞭炮,一封封,一扎扎。鞭炮声、锣鼓声、人们的呐喊欢叫声响彻一片,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花桥炸龙充满刺激和危险,是勇敢者的活动,有的龙被鞭炮炸坏,有的舞龙者被炸伤 九寨侗棋 

    贵州东南部山区,群峰连绵,青山迭翠,景色瑰丽,民风淳朴,勤劳智慧的侗家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歌舞、服饰、民居、风情和习俗。侗棋便是摇曳多姿的侗族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侗棋有螺螺棋、三棋、挑棋、五行棋、三角棋、牛角棋、天棋、裤棋、月亮棋、巴篓棋、猪仔棋、枪棋等。这些下法各异的侗棋蕴涵古拙、形象的审美特质,具有易普及、实用和娱乐的功能,是侗家人十分喜爱的健心益智的传统体育活动,因而得以代代传承,长盛不衰。

    侗棋易学易下,村头寨尾,道路阡陌,桥头树下都是人们下棋娱乐的好地方。无论是歌会逢集,节日闲时,走进侗家山寨,都会看到侗家人围坐对弈的热闹场景。在侗乡,不管男女老少,生客熟人,亲戚朋友,只要说是下棋,人人都可以交锋对战,切磋棋艺。树枝、石子、草杆当棋子,棋谱、棋盘随地而画,朴实而简便。大家互教互学,其乐融融。

    侗家人把下棋作为民族节日、茶余饭后、劳动歇息时的一项娱乐活动。通过下棋,人们在进行交往、沟通思想感情的同时,又健心益智。尤其是劳作之余,三两人席地而坐,摆上几局,让人们在快乐中忘掉劳作之累,乡情野趣浓郁其间,情趣盎然。

    九寨侗家斗木牛 

    斗木牛便是侗家孩子们模仿大人斗牛的一种体育竞技活动。

    做木牛的材料,一般是松树,选择一个节上同时向四方长出枝丫的松树干,砍下两丫用火烧烤,弯成水牛角的模样,另外两个杈留长一些,用作两手操纵的把子。

    斗木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一比一对打。两个人操纵木牛对斗,拼体力,也拼角力。若在规定时间内,一方无力坚持打斗下去,或者木牛角损坏了,都被判为输方。如果到了规定的时间,打斗还难分难解,观看者就分成两队,用绳子套住木牛角,各朝后拉,以示劝斗。打斗者不分胜负,为平局。二是多牛打斗。三五个人操纵木牛在一起打斗,谁的木牛损坏了,或已无力参战了,就被淘汰出局,由最后剩下的两名来决定胜负。由于斗木牛场面激烈,刺激性强,深受九寨少年儿童的喜爱。

    九寨侗家夺旗赛 

    此活动流行于平秋镇魁胆等村寨,是少年儿童喜爱的一种集体竞技。在一块篮球大小的场地上,圈定活动范围,双方场地后端各插有一杆旗(或树枝)。甲乙双方各出五人,分有守旗人,夺旗手,救护手。另有一人当裁判。双方带队以手板手背定谁先进攻。进攻开始,进攻方的夺旗手飞快冲向对方后场夺旗,守方的队员按照分工迅速去追截夺旗手,同时也派出自己的夺旗手冲入敌方阵地夺旗。夺旗手只要被对方触摸到即算被俘,就不能活动,需有队友营救。队友需冒着被俘的危险冲入敌阵去救人(即摸一下队友的手),之后又可在敌方阵地上活动。谁先把敌方的旗抢到自己的阵地上,即算胜利。

    夺旗赛活动范围大,需要团结协作,有较大的刺激性,颇受青少年喜爱。

亮司阳戏 

    亮司阳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亮司苗族人民素有上山打猎、下河捕鱼、鼓楼歌舞之习俗。自康熙、雍正年间朝廷纳谏“广开上进之途”,准于苗民“入学肄业”之后,亮寨苗族受汉化,苗俗随之渐化。但是,他们十分眷恋传统文化生活,于是自己创造了一种既有苗俗本质又有演绎变异的“阳戏”。表演者多为中老年男女,他们借助歌舞自演自乐,自解自叹,自我表达情愫,以寄寓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宗的缅怀。表演的地点不定,或院坝、或民宅、或鼓楼、或河岸沙洲、或山麓道旁,兴趣一来,触景生情,不受拘束地演唱起来。唱词夹杂汉苗语言,衬词较多,动作简朴粗犷,情感淳厚朴实,曲调粗朴,节奏明快,有领唱,有众和,歌舞相伴。

    亮司阳戏分五部曲,以苗民生产生活习俗为基本素材,每部各有脚本,设计词曲、舞步和服装道具,很有民族特色:《上山打鸟》反映苗民打猎的乐趣和浪漫生活,表演地点是山麓道旁,数名男子身着苗族古装,腰系刀挎,插直柴刀,肩找勾勾枪,脚穿草鞋,边歌边舞。《亮江捕鱼》,反映亮江河畔苗民终年打鱼,以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的情景,表演地点在河岸或沙洲,男女各一人扮成夫妇撑船表演,男撑竿、女摇桨,边唱边作撒网捞鱼动作,旁有众人击鼓、附和。《姊妹舞纱帕》反映苗家姑娘悠闲、自爱、和睦、撒欢的情景,表演地点多在鼓楼,数名青年女子花辫盘结,插麻花簪、银别簪,系大红头绳,打齐肖线,脖戴项链,身着大领袖衣,蓝杆条漫肩,细条滚口,刺绣镶边,大裤脚,有丝带镶边,裤脚口嵌三条蓝杆条,脚穿翘尖布鞋,手拿黑纱帕,演唱苗舞苗歌,众人附和。《鼓楼纺棉》反映苗家妇女纺纱、织布做粗衣,勤劳朴素,以苦为乐的情景。表演地点在家中或鼓楼,妇女身着苗装,分别手摇纺车纺织厂棉,手持纱棍框纱,随着动作节奏唱歌。《打霸王鞭》又称打钱棍,反映贫苦苗民挨家讨要年粑的情景,有时在公众院坝上表演,表达他们安贫乐道,恭谨礼貌,排遣抑郁的复杂心情。表演者有男有女,二人以上,手持霸王鞭拍打出各种花样,边舞边唱,唱几曲后主家打发一些年粑、大米,再走下一家。钱棍长1米左右,两头掏空,各安装五对铜钱,一手提捏住,另一只手拍打时发出唰唰”响声。唱词有多首,声声道喜,句句恭贺,每首都是用“恭喜我的主家财宝万万金,恭喜各位先生禄位又高升”作结尾。

    亮司阳戏表演盛行到1950年代,1960年代以后逐步被现代文艺取代而几乎失传,幸有龙纳远、龙久金、龙吉高等人暗暗传承,孤芳自赏,2006年被发现,列为敦寨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韶霭花灯戏 

    韶霭花灯戏流传入韶霭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最早吴锦宽等人在彰化寨做木匠,工余与一个从湖南流落上来的民间老艺人刘厚培学习,回到家乡表演,深受本寨群众喜爱。乾隆三十年()十月,韶霭人要举办寨上镇口山石拱桥竣工典礼活动,于是请刘厚培到韶霭村传授花灯技艺。刘厚培在韶霭教唱半年多后,由韶霭村民众捐送银钱回乡度晚年。从此花灯就在韶霭代代沿袭下来并代代流传。韶霭花灯曲调优美动听,语言通俗易懂,表演生动,易学易演。

    自湖南艺人传教花灯后,韶霭村即成立花灯会,会员二十多人,每年冬天排练,正月随龙灯会一道演出。寨上置有龙灯会、花灯会专用田各四十石,以供演出活动资用。花灯会除春节随龙灯演出外,在农闲或者每个民族传统节日都进行演出,据说演戏的当年阳春特别好,寨上能避邪消灾。于是,土王、忌戊、清明节、三月三、四月八、端午节、尝新节、过小年、过大年(春节)等传统节日都要表演一场,有时还被大户人家请去庆寿、还愿、起房造屋、嫁娶等演出。1950年以前,村里艺人曾到文斗、河口、瑶光、雄黄、加池等地演出。1952年,韶霭花灯会到县城王寨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1958年启蒙区成立文工团,韶霭花灯骨干龙得信、龙得显等人被招进团编演花灯。文工团曾到镇远、榕江参加全州会演,演出《十绣天安门》、《采花》、《八月连》等花灯节目。其中《十绣天安门》获二等奖。“文化大革命”期间,花灯因属于“四旧”被打入冷宫,1980年代后,韶霭花灯又才恢复活跃起来。19801990年代,韶霭文艺队及其代表先后到乡、区、县、州、省和湖南等地演出总场次200余场。

    韶霭花灯的艺术形式以花灯舞为主,代表节目有《月亮光》、《五更鸡叫》、《采花》、《拜年》、《扫花台》等。也有花灯小戏,戏中故事情节鲜明生动,如:《劝夫》描述的是丈夫经常出外赌博,妻子劝丈夫戒赌,很有现实教育意义,语言有说唱,有道白。还有小歌剧《王木匠做活》,曲调轻快、活泼,语言幽默、风趣。通过王木匠和绣花房里的小姐对话说唱,一丑一旦的表演,引人发笑。演出还有传统剧目,如《曹操点兵下江东》等。原来在这里流传的曲调和剧目近百个,由于寨子近百年遭受火灾五六次,剧本大部分被烧毁,幸存无几。

    韶霭花灯扮演角色分生、旦、净、丑角等,1952年之前,因封建思想的影响,韶霭花灯演员全是男的,旦角均由男演员扮演,直到1970年代才有女演员参加。演员传承情况是:第一批有吴锦宽、吴锦坤等,第二批有吴胜章、吴胜魁,第三批有吴显廷、吴本清等,第四批有龙德信、龙德显等,第五批有王德周,第六批有龙远洪、龙家海,第七批有龙家免、龙克江、龙克美,第八批有龙家亮、李宏美等。

    韶霭花灯演出导具主要是花扇、帕子等,同时也就地取材一些如花、烟杆、伞、斗笠、茶壶、碗筷等,演花灯戏还有一些实物布景,如:桌、椅、板凳、树枝等;韶霭花灯服装大多采用本民族服装,如:衣裙、压领、龙凤头饰、绣花鞋等。演花灯戏根据故事人物而选择服装;花灯演出伴奏乐器有:笛子、二胡、唢呐、锣鼓等,笛子、二胡、唢呐均由自己制造。

    韶霭花灯没有留存的曲谱,都是靠口传。由于传入的时间较早,花灯曲调在传承中受当地民族音乐、语言、风俗的影响,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在节奏上受当地民歌节奏自由的影响,有的花灯曲调由快到慢,由紧到松,起迄也不一,句间还可以停顿或任意延长。受当地民族音乐、语言的影响音乐旋律也随之改变,形成了一定的浮动等。所以曲调和流传进来时相比较,有较大的变化和差别,形成了独自的风格。

    从搜集整理的韶霭花灯曲调有宫、商、角、徵、羽调式,徵调式较多。宫调式的有《月亮光》、《老汉回家》、《拜节》等;商调式的有《五更鸡叫》、《买包头》;徵调式的有《问花》、《劝夫》。 锦屏县招商和商务局  版权所有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